- 提问者
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悬浮物浓度随浓缩的变化关系式如何计算的?
- 解答
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悬浮物一部分来源于补充水。由于补充水是经过预处理的水,所以其悬浮物含量大致一定。另一部分来源于空气中的尘埃。空气中的含尘量随地区和季节不用有较大差异,其带入循环水中的浓度往往要比补充水所带进的高许多倍。如果空气尘埃在冷却塔中的淋洗效率为1.0,由空气带入系统的
尘埃量=RACA g/h, RA=1000λR/γA
其中RA为冷却塔空气流量,m³/h;CA为空气中含尘量,g/m³;R为循环冷却水量,m³/h;λ为冷却塔的气水比;γA为空气密度,kg/m³。
空气带入系统的尘埃大部分沉积在冷却塔池底部,可通过塔池池底排出系统。悬浮在循环水中的只占空气尘埃量的一小部分约为1/5~1/2.即由空气带入系统的悬浮物量=βRACA,β为悬浮物沉降系数,应通过实验确定。一般β=0.2~0.5.当无试验资料时,可选用β=0.2。
系统中的悬浮物由补充水及空气带入,经过浓缩,又通过连续排污排出一部分,其浓度变化为以下关系式:
C=NCM+βRACA/B-(NCM+βRACA/B-C0)e-B(t-t0)/V
式中 V——系统容积,m³;
B——排污水量(包括渗漏、风吹损失),m³/h;
CM——补充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,mg/L;
C0——循环水中悬浮物初质量浓度,mg/L;
C——循环水中悬浮物变化后质量浓度,mg/L;
t0——悬浮物形成C0时的时刻,h;
t——悬浮物形成C时的时刻,h;
N——要求达到的浓缩倍数;
e——自然对数底数,约为2.718。
根据上式可大致计算系统在不同倍数、不同运行时间的悬浮物浓度。例如,某系统的系统容积V为2000m³、循环水量R为10000m³/h、补充水悬浮物为10mg/L、空气含尘量CA为5.45mg/m³、冷却塔气水比λ为1.0、空气密度γA为1.2kg/m³,如选β=0.2,则:
RA=1000×1.0×10000、1.2=8.333×106 m³/h
βRACA=0.2×8.33×106×5.45/1000=9083 g/h
如不同倍数时的排污水量B及补充水量M已经计算出,则可根据B值计算不同时间的悬浮物浓度,如N=1.5、B=348.8m³/h时,以C24表示24小时候的浓度,则:
C24=1.5×10+9083/348.8-(1.5ch310+9083/348.8-10)e-348.8(24-0)/2000=40.5mg/L
计算结果归纳为下表:
如果浓缩过程无限期延长,则t=∞,e-B(t-t0)/V趋近于0.此时C值为Cc趋近于平衡,Cc=NCM+(βRACA)/B。CA很高的地区CC会很高,这是悬浮物会在系统中流速低的部位沉积下来。例如壳程水冷却器的管间即常有悬浮物沉积。所以系统中悬浮物有可能达不到CC值。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改善冷却塔的环境,使CA降低,或者在系统中加旁滤器除掉部分悬浮物。